前阵子看到娃的身高标准表,我跟身边好多宝妈一样,心里直打鼓:“我家娃是不是长得慢了?”“到底吃啥能帮娃再窜窜个儿?” 后来查了不少资料、问了营养师朋友才知道,虽说娃的身高七成靠基因,但剩下三成,“吃” 真能帮上大忙!尤其是一类食物,简直是娃长高高的 “黄金搭档”—— 那就是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千汇网,今天就跟大家好好唠唠怎么给娃吃。
为啥优质蛋白是 “长个关键”?看完我彻底明白了
咱都知道,蛋白质是身体的 “建筑材料”,娃的骨头、肌肉、器官发育,都离不开它。但 “优质蛋白” 和普通蛋白不一样,它含有人体不能自己造的 “必需氨基酸”,这些 “小家伙” 比例好、种类全,娃吃了能直接吸收用在长身体上,比普通蛋白管用多了!
更让我放心的是,这可不是瞎猜的,有实实在在的研究撑腰:
之前看《经济与人类生物学》上的研究,发现吃够牛奶、鸡蛋、红肉这些动物蛋白的地方,那儿的人平均身高就是高,尤其是男性,动物蛋白吃得多的,身高普遍更突出; 今年刚出的新研究也说,小宝宝摄入的蛋白质越多,身长长得越快,特别是从牛奶、猪肉、鱼虾里来的优质蛋白,跟身高的关系特别近; 还有个研究提到,要是 2 岁前给娃加辅食时,能换着花样吃不同的动物性食物,比只吃一种的娃长得更壮实,也不容易出现发育迟缓的问题。展开剩余73%这么多研究摆着,我算是摸清了:想让娃长高,别瞎给娃吃各种 “补品”,先把优质蛋白吃够、吃对,比啥都管用!
给娃选优质蛋白,就盯准 “肉、奶、蛋”,但有讲究
说起优质蛋白,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 “肉、奶、蛋”,这话没错,但里面藏着不少小细节,尤其是肉类千汇网,选对了才更助于长个。
先说说 “基础款”:奶和蛋,每天都不能少
牛奶:不管是配方奶还是纯牛奶,都是优质蛋白和钙的 “双料冠军”,娃一天的蛋白质,一半都能从奶里来。像我家娃 3 岁多,每天雷打不动喝 400 毫升牛奶,省心又管用。 鸡蛋:鸡蛋里的蛋白质是 “全价蛋白”,氨基酸组成特别贴合人体需求,吸收利用率超高。我家每天早上一个水煮蛋,有时候换鹌鹑蛋、鸭蛋,娃也吃不腻,还能换着花样补营养。重点说说 “肉类”:选对食材,娃长得更稳
肉类是优质蛋白的 “主力军”,但不是所有肉都一样。营养师朋友帮我整理了一份 “优选动物性食材清单”,从蛋白质含量、营养丰富度、好不好消化、容不容易过敏等方面排了序,我每天给娃挑 1-2 种,两周都能不重样,特别方便:
类别优选食材蛋白质含量(每 100 克)畜肉牛里脊22.2 克羊里脊20.5 克兔肉19.7 克猪里脊19.6 克禽肉乌骨鸡22.3 克鸡肉(去皮)20.3 克鹌鹑20.2 克鹅肉17.9 克水产鲍鱼29.2 克乳鸽21.2 克鲈鱼18.6 克带鱼17.6 克小黄鱼17 克
像我家娃不爱吃太柴的肉,我就经常做鲈鱼粥、鸡肉丸子,偶尔换牛里脊炒西兰花,蛋白质够了,还能搭配蔬菜补维生素,一举两得。
给娃吃优质蛋白,这两个 “坑” 别踩!宝妈必看
知道了吃啥,更要知道怎么吃才对。这两点是我踩过坑后总结的经验,大家可以参考:
第一:根据年龄控制量,不是越多越好
每个年龄段的娃,需要的蛋白质不一样,吃多了反而增加肠胃负担。我照着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23 版)》,整理了一个简单的 “食量参考表”,大家可以对着给娃安排:
年龄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质大概吃多少肉蛋奶(生重)就能满足0-6 个月9 克母乳 / 配方奶 700 毫升(不用额外加辅食)6 个月 - 1 岁17 克奶 600 毫升 + 鸡蛋 25 克(半个)+ 牛里脊 30 克(一小条)1-3 岁25 克奶 500 毫升 + 鸡蛋 50 克(一个)+ 鲈鱼 20 克(一小块)3-6 岁30 克奶 400 毫升 + 鸡蛋 50 克(一个)+ 牛里脊 50 克(一小段)6 岁以上35 克奶 400 毫升 + 鸡蛋 50 克(一个)+ 鸡肉 55 克 + 鲈鱼 30 克
比如我家娃刚满 3 岁,每天喝 400 毫升奶、吃一个鸡蛋,再吃 50 克左右的牛里脊,蛋白质就够了,不用逼着娃多吃,以免娃产生抵触情绪。
第二:别盯着一种吃,“换花样” 才是王道
之前我总给娃吃鸡肉,觉得方便,结果娃吃腻了不说,营养师朋友说,单一食物营养再丰富,也比不上多样化饮食。现在我每天都给娃安排至少两种不同的优质蛋白食材,比如早上吃鸡蛋 + 牛奶,中午吃鲈鱼 + 青菜,晚上吃鸡肉丸子 + 豆腐,偶尔换羊里脊、鹌鹑,既能保证营养全面,还能让娃对吃饭更有兴趣。
咱们平时买菜的时候,也可以多囤几种不同的肉和水产,冻在冰箱里,做的时候提前拿出来解冻,一点不麻烦。像现在春天,正是娃 “春生” 的好时候,趁着这个黄金期,赶紧把这些优质蛋白安排上,说不定娃秋天就能给咱们一个惊喜!
最后想跟大家说,养娃长个是个慢功夫,不用太焦虑,只要把基础营养吃对、吃够,再搭配充足的睡眠和运动,娃肯定能顺着自己的生长节奏,长得高高的、壮壮的~
发布于:广东省驰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